Todoist vs TickTick vs Things 3 — 找到最适合你的任务管理工具
在选择任务管理工具时,核心问题不是“哪款最好”,而是“哪款最适合你的平台、工作流、与长期习惯”。本文从功能、跨平台、日历计划、协作能力、自动化、价格、隐私与实操场景等维度做深度对比,给出适配场景与迁移/试用建议,帮助你在三者中做出明智选择。
一、工具一览
- Todoist:跨平台最强、团队协作与任务结构灵活、生态丰富;适合需要在多设备/团队间同步的用户。
- TickTick:功能最全且性价比高,内置日历、番茄钟、习惯追踪;适合既要任务管理又重视专注工具与日程的人。
- Things 3:苹果生态体验最佳、交互与视觉极简、注重单人深度使用;适合重度 Apple 用户与追求极致体验的人。
二、功能对比
| 特性 / 维度 | Todoist | TickTick | Things 3 |
|---|---|---|---|
| 平台支持 | iOS、Android、Web、Windows、Mac | iOS、Android、Web、Windows、Mac | iOS、macOS(仅 Apple 生态) |
| 任务结构 | 项目 → 子任务 → 标签 → 优先级 | 项目/清单 → 子任务 → 标签 → 优先级 → 清单视图 | 项目/区域 → 子任务(Checklists)→ 标签 |
| 日历与计划 | 第三方日历集成(Google Calendar 等) | 内置日历视图,支持日程拖拽、内建番茄计时 | Apple 日历集成、时间块式计划(Today/Upcoming) |
| 视图类型 | 列表、过滤、自定义筛选 | 列表、日历视图、看板(轻量) | Today、Upcoming、Log,美学优先 |
| 提醒与重复规则 | 强大(自然语言输入) | 强大(自然语言 + 重复/提醒) | 支持提醒/重复,但无自然语法(通过日期设置) |
| 协作能力 | 共享项目、任务评论、指派 | 团队协作、任务指派、评论 | 只支持基本共享(适合单用户或少量共享) |
| 自动化 / 集成 | 丰富(IFTTT、Zapier、API) | 支持第三方集成、部分自动化 | 集成较少,主要依赖苹果生态与快捷指令(Shortcuts) |
| 专注 / 番茄 | 通过第三方或整合工具实现 | 内置番茄钟与专注统计 | 无内置专注计时(可配合专注应用) |
| 离线支持 | 支持 | 支持 | 支持(本地为主) |
| 学习成本 | 低—中等(规则强,可进阶) | 低—中等(功能多需摸索) | 低(交互直观,但功能有限) |
| 价格倾向 | 免费有限制,付费解锁高级 | 免费功能丰富,付费解锁高级 | 付费一次性(或订阅),无免费版 |
| 最佳适配人群 | 跨平台工作者、团队协作需求者 | 个人高频使用者、希望一体化日历+专注的人 | Apple 用户、注重体验与长期单人管理者 |
三、深度分析:优缺点与人群细分
Todoist
- 优点:
- 丰富的第三方集成(Zapier、IFTTT、Calendar、Slack、邮箱等)与公开 API,适合自动化与工程化场景。
- 强大的跨平台支持(含 Windows & Web);团队协作功能成熟。
- 自然语言输入(例如:“明天上午9点 每周重复 做报告”)和强大的过滤/查询(Saved Filters)。
- 缺点:
- 高级功能(提醒、无限标签、提醒等)需订阅;大型项目可变得繁杂。
- UI 对极简派略显功能化,可能不如 Things 3 那样“赏心悦目”。
- 适合人群
- 跨平台工作者(Windows + 手机 + Web),需要团队协作或自动化接入的用户

TickTick
- 优点
- 功能丰富:任务、日历视图、番茄钟、习惯追踪、提醒、倒计时、待办模板。
- 日历一体化体验强,适合“任务+日程”合一使用者。
- 性价比高:免费版功能本身已很丰富,付费价格合理。
- 缺点
- 功能繁多,初期可能需要时间决定只用哪些功能,否则容易“工具功能膨胀”。
- 虽支持团队共享,但在大型团队协作与权限细分上不如 Todoist 成熟。
- 适合人群
- 个人生产力爱好者、自由职业者或小团队,既要任务又要日历与专注计时的用户。

Things 3
- 优点
- 极致的 Apple 生态体验:流畅动画、键盘快捷、深度与系统整合(Siri、Calendar)。
- 结构清晰(Inbox / Today / Upcoming / Anytime / Someday),非常适合 GTD 流程。
- 以「设计」为核心的交互,使用感受极好,长期使用令人舒服。
- 缺点
- 仅限 Apple 生态(无 Windows/Android 原生客户端)。
- 协作/共享功能有限,不适合重度团队场景。
- 无内置番茄钟(需第三方),自动化与第三方集成弱于前两者(但可用 Shortcuts 补强)。
- 适合人群
- 深度 Apple 用户、追求极致体验的单人专业人士、注重长期个人系统(PKM+任务)的人。

四、实操场景与推荐配置
场景 A:跨平台远程团队项目管理(多设备 + 多人)
推荐:Todoist
理由:平台覆盖、任务指派、评论、API 与 Zapier 集成,便于把任务与项目管理接入团队其他系统(Slack、GitHub、Airtable)。
建议配置:
- 建立项目(Project)作为主目录 → 子任务细分 → 使用标签(Labels)标注
@urgent@client@sprint。 - 使用 Saved Filters 构建「今日待办」「本周高优先级」等视图。
- 集成 Google Calendar,实现日程与任务双向同步。
- 自动化示例:新 GitHub Issue 自动创建 Todoist 任务(通过 Zapier)。
场景 B:个人全天候任务+日历+专注(需番茄/习惯追踪)
推荐:TickTick
理由:内置日历视图与番茄计时、习惯追踪,一站式满足任务、日程与专注三合一。
建议配置:
- 使用日历视图进行每日时间块(Time Blocking)。
- 给重点任务启动番茄计时并记录番茄数,结合统计数据优化工作节奏。
- 使用习惯追踪功能建立每日例行(例如晨读、运动)。
场景 C:Apple 生态下的个人深度生产力(GTD)
推荐:Things 3
理由:无缝整合 Apple 设备,UI/UX 极佳,GTD 流程执行顺畅。
建议配置:
- 使用 Inbox 快速捕获 → 每日计划(Today)做有限任务挑选 → Upcoming 做时间块安排。
- 与 Apple Calendar 同步以便安排时间块。
- 使用 Shortcuts 自动新建 Things 任务(例如通过语音输入或系统快捷操作)。
五、价格与付费模型(概览)
注意:具体价格可能随时间变化,以下为常见定价逻辑(以月/年/一次性计费类型区分)。
- Todoist:免费基础版;付费订阅(Pro/Business)解锁提醒、过滤器、活动日志等。适合长期订阅。
- TickTick:免费版功能已很丰富;付费解锁高级功能(更长历史、习惯追踪等),性价比高。
- Things 3:通常为一次性购买(Mac 与 iOS 分开),无免费版(但提供试用)。长期成本在 Apple 用户中合理(一次付费)。
六、自动化、集成与高级用法
Todoist
- 强项:API + Zapier/IFTTT 集成 → 在大量自动化场景中首选(邮件转任务、表单转任务、CI/CD事件提醒等)。
- 高级用法:Saved Filters、Sections + Templates、Project Templates。
TickTick
- 强项:内建日历+番茄 → 适合将时间块与任务合并管理。
- 高级用法:使用内置番茄数据来做专注统计、和 Google Calendar 的双向同步(付费)可以实现日程+任务统一视图。
Things 3
- 强项:Shortcuts + AppleScript(macOS)→ 可做高度定制化的自动化(但需要 Apple 知识)。
- 高级用法:使用模板、Area(领域)组织长期目标 + 项目 checklists 做复盘。
七、迁移与试用建议(30天实测流程)
- 第0步:明确目标 — 你要解决什么痛点?(跨平台?番茄?协作?视觉体验?)
- 第1周(探索) — 在空闲周末分别安装三款工具(或网页版),导入同一套任务样例(个人任务、工作项目、例行任务)。
- 第2周(深度使用) — 把未来7天的所有任务都放在工具里,设置提醒、日历同步与专注模式(如有)。记录每日体验(上手时间、误操作、卡顿、提醒有效性)。
- 第3周(团队/协作测试) — 如果有团队,邀请一位同事试用共享项目,测试分配、评论与同步延迟。
- 第4周(评估) — 对比效率、心理舒适度、长期成本(订阅或一次性购买),决定是否长期迁移。
小技巧:不要一次性启用所有高级功能,逐步引入,避免“工具功能膨胀”导致混乱。
八、典型问题解答(FAQ)
Q1:我需要 Windows + iPhone + Mac 同步,选哪个?
答:优先选择 Todoist 或 TickTick(两者均支持多平台)。如果你是 Apple 重度用户且团队协作不是核心,仍可使用 Things 3(需借助其他工具跨平台同步任务通知)。
Q2:我想把任务和日历合二为一,哪个体验最好?
答:TickTick 的内置日历视图与拖拽安排最便捷;Todoist 通过日历集成也能做到,但日历体验不如 TickTick 原生;Things 3 更偏时间块式计划,需配合 Apple 日历。
Q3:如何把现有任务从一个工具迁移到另一个?
答:多数工具支持导出/导入(CSV/JSON)。通用步骤:导出 → 清洗字段 → 导入(测试少量)→ 调整标签与项目结构。Todoist/TickTick/Things 也有第三方迁移工具或脚本(如 TaskClone、IFTTT/Zapier 中转)。
九、决策矩阵(帮助你快速选择)
把你的需求对照下表,选项得分越高越匹配你需求。
| 需求 / 工具 | Todoist | TickTick | Things 3 |
|---|---|---|---|
| 跨平台(含 Windows)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☆☆☆☆ |
| 团队协作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☆☆☆ |
| 日历整合 + 专注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☆☆ |
| 视觉/体验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★ |
| 自动化 & 集成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☆☆☆ |
| 价格敏感度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☆☆☆ |
十、结论与推荐行动项
- 你是跨平台/团队型用户(Windows、Android、多人协作):优先试用 Todoist。
- 你是个人重度用户,希望工具一体化(任务+日历+专注):优先试用 TickTick。
- 你是Apple 生态深度用户,偏好视觉与体验、单人高质量管理:选择 Things 3。
推荐的 7 天试用计划(快速决策法)
- 第1天:导入当天所有任务到三款工具(或至少两个候选),同步日历。
- 第2–4天:按真实工作流程使用(完成、延后、标注),每天记录上手体验。
- 第5天:进行跨设备测试(手机、桌面、网页),测试提醒准确性与离线支持。
- 第6天:做一次任务迁移(导入/导出),评估迁移成本。
- 第7天:依据体验与成本选择一款长期使用,设置简洁规则(不超过 5 个标签/项目)开始长期优化。
